享新聞
生活

20年風雨無阻 高醫志工黃碧珍榮獲全國志願服務金牌獎

【News586/記者張淑慧報導】「來,我們把口罩戴好,這樣可以保護自己、也保護別人」。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精神科門診,有位穿著高醫志工背心、身材嬌小的女士,正用著輕柔的語調跟病人說話;其親切的服務,已持續超過20年,奉獻時數超過8000多小時,日前榮獲衛生福利部表揚全國志願服務金牌獎。

  現年63歲的黃碧珍女士,年輕時先生在北部工作,她獨自在高雄扶養2個小孩,做過洗車、賣檳榔、小麵攤等工作,身體終不堪日夜打拚,39歲那年罹患了婦科癌症,娘家心疼她,把小麵攤收起來,不再讓她做下去。

手術後,她決定好好珍惜生命,並發願當志工。剛開始跟著慈濟志工到各醫院帶活動,當時高醫精神科護理長侯淑英牽著她的手說:「妳和我們有緣,應該在高醫當志工」,就這樣一待20年。現在的她,除了在高醫當志工外,也持續在慈濟和區公所當志工,時間排得滿滿的,儼然成為志工達人。

黃碧珍女士也曾擔任過安寧病房的志工,她印象很深刻的是,有位婦人到護理站,詢問如何可讓病人早一點過世,她聽了嚇一跳,與婦人深談之後才了解,婦人的先生以前對家庭不聞不問,生病後卻要家人照顧,讓婦人心生怨恨。黃碧珍牽著婦人的手回到病房,探詢病人有什麼話想說,此時婦人的先生已無法言語;黃碧珍請先生用眨眼的方式回答,當問到「是不是對不起太太」時,先生眨眼並掉下眼淚,這時黃碧珍將夫妻2人手緊握,接著跟婦人一起幫先生清潔梳洗,隔天中午先生就安詳的離世。黃碧珍幫那位臨終先生了了一椿心願,也化解了太太對先生的心結,讓她感到很欣慰。

「人生苦短,要好好珍惜生命」,黃碧珍說,她曾在一個早上親睹安寧病房離開5名病人,讓她體悟有生之年,要把握當下、全心付出。她開始積極推動器官捐贈,當鄰居因為家人罹病,心中焦慮無助時,她主動引導鄰居瞭解器官捐贈的意義,進而簽署器官捐贈意願。

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鍾飲文院長表示,高醫志工隊於1988年3月成立迄今,提供有志從事志願服務工作者社會參與和成長學習的機會,志工隊可幫助醫療服務品質的提升,使病人及家屬獲得適當與完整的就醫協助與溫馨關懷,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高醫志工隊也志願支援疫苗接種站及篩檢站,是高醫得力的助手。黃碧珍女士能摘下全國志願服務金牌獎,實至名歸,希望有更多社會大眾本著服務的熱忱、助人的胸懷及利他的情操加入志工行列。

高醫社會服務室主任劉姵均提到,高醫志工目前有322人,有很多像黃碧珍女士一樣服務多年的志工,他們就像家人一樣,互助合作。黃碧珍女士領獎當天有別於其他得獎人盛裝出席,她特別穿上高醫志工制服上台,象徵以身為志工為榮,希望把志願服務精神傳承下去,在她心中「助人為快樂之本,行善讓你更樂觀!」(圖/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提供)

新聞來源:News586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