享新聞
頭條社會

淨零趨勢發威!台灣企業綠電熱潮2030年需求飆升至318億度

國際社會對淨零碳排的追求正在越演越烈,這股風潮也在台灣掀起了一股綠電需求的高潮。台灣國內業者正積極應對供應鏈品牌商的要求,不斷提升對綠電的需求。經濟部最新的調查顯示,預計到2030年,台灣企業對綠電的需求將達到318億度,每年增加60億度,2040年這一需求可能會進一步攀升至1000億度。

經濟部的官員指出,在過去的綠電需求調查中,業者對於自身在實現淨零排放目標過程中的角色可能不是很了解,或者對於綠電的需求感到模糊,因此不願提供相關資訊,今年的調查結果卻顯示業者的回應明顯增加,越來越多的業者加入了RE100(100%可再生能源承諾)計劃。

對於這股綠電需求的急速增長,經濟部官員表示,初期的供應主要來自於離岸風電。例如,第一階段的離岸風電區塊開發計劃將分為三期,總計9GW,這將成為主要的供應來源。從2026年到2031年,這些離岸風電將陸續投入供應,預計每年可以供應360億到380億度電。而到了2035年,這一供應量可能達到600億度。此外,太陽光電每年將增加20億度的供應。隨著生質能源、氫能以及洋流發電等技術不斷成熟,這些技術也有望成為綠電供應的新力量。

為了確保供應穩定,經濟部將在9月推出「綠電信保機制」,這一機制將由中國輸出入銀行與台電合作,保證在購買合約中的買家。如果原買家在合約期間中途倒閉,信保將繼續按照原價的80%收購剩餘的電量,餘下的20%損失將由銀行承擔。這個保障機制的比例大致為「4、4、2」,類似再保險概念。這一機制將給予賣電的開發商足夠的時間尋找其他買家,保障期限設定為1.5年。

在台灣企業積極參與綠電購售合約(CPPA)的過程中,享受信保機制的買方需要承諾購買保險,以防止購電契約中途變更。參與這一信保機制的條件包括:企業需為台灣本土企業,且需符合中華信評的長短債規範,或需求超過5億度。對於符合條件的企業,融保中心目前的保費費率為融保額度的0.3%至1.75%。

經濟部的官員進一步解釋,以一個離岸風電場每年供應約20億度電為例,為避免面對過多的買家,他們更希望將買家數量限制在3至5家之間。為了達到這一目標,供應商可以通過集中購電的方式獲得更優惠的保費費率。這些保費的差別將取決於企業的信評等級等因素,最低可達到融保額度的0.3%。此外,對於太陽光電,他們可以與規模適中的業者合作。同時,為了減輕中小企業的綠電購買壓力,經濟部還推動了中小企業綠電平價專案,以滿足不同企業的需求。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