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陳木隆∕宜蘭報導
帶動羅東地區繁榮興盛厥功甚偉的「羅東林場」,從早期的「羅東出張所」到現在的「羅東林業文化園區」,已有百年歷史!留下許多林業發展的故事與文化史蹟,今年適逢百歲的重要歷程,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持別規畫一系列的活動盛大慶祝與紀念,第一場是1日在園區森動館揭幕的「羅東林場100年紀念特展」,邀請民眾一起認識臺灣林業發展的痕跡。
宜蘭在地人統稱的「羅東林場」,就是今日的「羅東林業文化園區」,前身是1924年成立的「羅東出張所」,是太平山檜木伐採下山後的集散地,歷經逾半世紀的興衰歲月後,於1979年隨著羅東森林鐵路的停駛及1991年林業的停伐轉型,該片林場逐漸式微、荒廢,直至2009年才以「羅東林業文化園區」之名轉型,逐漸找到新的定位與發展方向。
「羅東林業文化園區」全區13.2公頃,於2012年依據文資法登錄為文化景觀區,並將史蹟、文物及往昔林業生產機具等加以保存,園區房舍妥為整修利用,開放民眾參觀,不僅是宜蘭重要的林業文化資產,更是觀光熱點之一,每年吸引80-100萬遊客造訪。
林業保育宜蘭分署為了紀念羅東林場100歲生日,特別規劃一系列紀念活動,首先登場是「羅東林場100年紀念特展」,邀請宜蘭在地五十蘭愛樂合唱團演唱在地民謠「丟丟銅仔」,為活動揭開序幕。
宜蘭分署指出,太平山林業始於1914-1915年間,日本營林局針對太平山原生檜木林擬定開採計畫,以人力鋪設木馬道(或滑木道),拖曳原木至多望溪土場,再以「管流運材」方式利由蘭陽溪水將木材運至員山,也就是當時的「宜蘭出張所」。
直到1921年,因興建與收購糖廠鐵道作為森林運材鐵道,自土場站行經濁水、牛鬥、清水、天送埤、三星、二萬五、大洲、歪仔歪至羅東的竹林車站,共有10個站點,該條總長36.95公里的羅東森林鐵路於1924年通車,「羅東出張所」也就是「羅東林場」因此取代員山貯木場,成為重要的木材集散地,與阿里山、八仙山林場並列為日治時期三大林場,開採規模為三大林場之首,帶動羅東地區的繁榮興盛,成為宜蘭縣工業經濟重鎮。
宜蘭分署表示,「羅東林場100年紀念特展」,以近幾年來透過歷史調研獲得的資料,並與羅東林場出生成長的子弟吳永華合作,運用「松欏之味-日治時期羅東林場紀事」與「松羅曼波-戰後羅東林場紀事」2本書籍為主軸規劃,橫跨2個不同時代政權,引人從中看見木材產業的興衰、林場員工的寓教娛樂生活百態、一條森林鐵道所帶動的不是只有木材產業,還有鐵道旅行的開啟等等,值得探訪與尋賞。
「羅東林場100年紀念特展」地點於羅東林業文化園區「森動館」,開館時間為每週三~週日,上午9:00-12:00;下午13:30-17:00。羅東林場100年系列活動從3月至10月,有興趣的民眾可上網查詢相關訊息(宜蘭分署:https://yilan.forest.gov.tw/;羅東林業文化園區:https://recreation.forest.gov.tw/Forestry/CP?typ_id=0100021)。
資料來源:新頭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