享新聞
生活

綠色能源轉型:太陽能發電的優勢、產業應用與未來挑戰

記者張辰卿/台北報導

多處森林大火、乾燥地區暴雨成災,隨著氣候變化日益嚴重,極端氣候在世界各地發生比例逐年成長,再加上石化燃料帶來的環境與健康問題,我們不得不尋找其他可再生能源來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。可再生能源包括了風力發電、水力發電、  太陽能發電 、核電等等,其中 太陽能源  因其可應用的廣泛性、獲取便利性而受到大家的青睞。

太陽輻射是地球上最大的能量來源之一,相比之下,化石燃料、水力發電等傳統能源的儲量有限,開採和使用時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與破壞更大,因此利用太陽能發電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對有限資源的依賴,實現永續能源的目標。

太陽能發電利用太陽輻射轉換成電能,透過太陽能板、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輻射轉換為穩定電流以供各家戶使用。太陽能發電的運作原理相較其他再生能源更簡單,設置面積相比其他能源更彈性,不會產生噪音和振動,對生活環境的影響極小,能廣泛應用在各式規模場所是 太陽能發電優點  之一。

從一開始千畝農地鋪設太陽能板,工業、企業廠專設太陽能發電系統,到都市家戶頂樓的太陽能屋頂,只要有陽光照射的地區,太陽能發電就有其可發展的機會。太陽能板除了能供給自有建物所需的電力,也能透過儲電系統供應給其他單位做使用,也因此許多公司企業和家庭會選擇太陽能屋頂 種電 的方式,來創造額外的綠能收入。

不過儘管太陽能發電有諸多優點,但也面臨一些限制和挑戰。其一是環境問題,太陽能是一種間歇性的能源,發電量會受到地理位置、天氣變化等氣候狀況影響,日照量不夠的地區若要設置太陽能系統就比較不划算,陰天、雲層遮蔽等情況也都會影響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,因此如何最大化太陽能電池的儲電能力,使之能夠持續供應足夠電力,是有待解決的問題。

另一個挑戰則是成本問題,即使太陽能板的價格相較過去已持續下降,但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安裝和設備費用仍然較高,對中小企業和小家庭等資金有限的族群來說反而望之卻步。除了期待太陽能發電技術不斷改進之外,也需要政府法規與補助政策雙向發展,才能持續推動太陽能發電的普及。

例如台電也從  用電大戶  契約著手,條款規定台灣的用電大戶在5年內,至少建置契約容量10%的綠能,來履行再生能源的義務。全球氣候組織也於2014年發起  RE100   國際再生能源倡議,希望能匯集世界各地有影響力的企業,一起朝2050年前達成100%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前進。

▲ 太陽能源因其可應用的廣泛性、獲取便利性而受到青睞。(圖/偉利科技提供)

資料來源:新頭條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