享新聞
生活

碰撞新滋味!甜點創新如何與傳統文化結合

記者張辰卿/台北報導

近年隨著文化交流,將創新融入傳統的概念已然成為趨勢,特別在甜點產業,許多知名品牌擺脫傳統包袱,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基礎上,推出不一樣的產品,帶給大眾意想不到的驚喜。

台灣傳統甜點的文化意義

台灣傳統甜點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,如太陽餅、土鳳梨酥、鳳眼糕等,經常被用於節慶送禮或當做供品,為人們帶來喜氣。

此外,台灣的許多傳統甜點都與節日慶祝相關,在製作上也有講究,例如訂婚時送的喜餅多會印上吉利的字,將祝福與好運吃下肚,如同神饌下肚,為生活帶來幸運與吉祥;中秋節時,人們多會團聚用餐、吃月餅,因此月餅也製作成圓形,象徵圓滿。

創新與傳統文化的融合

創新甜點並非只是簡單地追求新奇,更多的是傳承傳統文化。許多甜點師在設計甜點時都會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,且盡量保留傳統文化的元素。

近年來中秋節送月餅時,也不難發現各大飯店、糕餅品牌都推出創新口味,例如茶香月餅、冰心月餅等,滿足不同客群的喜好。但共通點是保留月餅圓形的形狀,象徵著「圓滿」,延續傳統意義。

除了甜點本身的創新外,在傳統習俗搭配的糕餅選擇上,也隨著時代變遷變得更加多元,舉例來說,在  送彌月禮 上,過往會選擇油飯,近年來送禮選擇變得多元,許多新手爸媽會根據喜好選擇,例如餅乾禮盒、蛋糕禮盒,其中 司康就是一個常見的選項, 司康保存 方便,口味變化多樣,且鬆軟綿密的口感廣受歡迎,成為一個送禮不踩雷的選項。在尋找彌月禮盒時,可以看到許多 台北司康台南司康 店提供宅配寄送服務,讓新手爸媽們能迅速搞定彌月禮習俗。

影響和啟發

時代變遷是一項挑戰,但正是這種變遷推動了文化的演進。透過將司康融入送彌月禮的這個例子,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結合後能夠產生更多可能性,這樣創新的舉動在面對時代變遷就顯得意義重大。

除了司康外,我們也能看見許多融合了中西元素的產品,如金莎馬卡龍、半熟乳酪巧克力圓餅等年節禮盒,甚至在紅包的設計中也能看到西式風格的影子。不論是飲食還是其他領域,都可見到文化融合的痕跡。

將不同文化元素結合,能夠豐富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,還能夠讓更多年輕一輩理解傳統文化。這樣的做法有助於打破傳統文化僵化的形象,使其更加生動有趣,同時也讓年輕人更容易接受。因此,如何將傳統與創新結合成為現代人們的課題之一。將傳統與創新結合成為現代人們的課題之一。

▲ 將不同文化元素結合,豐富傳統文化的表現。 (圖/偉利科技提供)

資料來源:新頭條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