享新聞
觀傳媒

2024慢運動思維下的地方創生活動 雲林縣倡導慢活慢食慢遊

(觀傳媒雲林新聞)【記者蘇榮泉/雲林報導】雲林縣政府與南華大學今日(23日)於古坑鄉綠色隧道公園旁的蜜蜂故事館,聯合舉辦了「2024慢運動思維下的地方創生」系列活動。縣長張麗善在致詞中表示,活動以慢活、慢食、慢遊為主題,雲林縣作為農業大縣,具備豐富的資源條件,誠摯邀請各界來雲林體驗當地的生活方式,品嚐美味的當季農產品,共同推動雲林的永續發展。


▲縣府與南華大學合作舉辦慢運動思維下的地方創生-國際論壇暨地球市集,推廣慢活慢食慢遊。
(圖/記者蘇榮泉攝)

張麗善指出,雲林縣是台灣的糧倉和最大蔬果、畜產中心,農業年產值從她上任時的769億元,增長至現在的890億元;縣內家戶所得也從107年的88萬元提升到111年的104萬元。儘管如此,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140萬元。雲林縣有近一半的勞動人口從事農業相關工作,縣府積極引入智慧科技,協助農民通過手機進行灌溉和養殖,以解決農業發展的困境。今年,雲林縣在國際智慧城市論壇中,被選為全球TOP 7智慧城市,是全台唯一入選的縣市。


▲張縣長表示雲林是農業大縣,有非常好的條件,歡迎大家多來雲林走走,吃當季、吃當地,享受慢食慢遊生活。
(圖/記者蘇榮泉攝)

活動主題「慢活、慢食、慢遊」得到了張麗善的高度認同。雲林縣具備良好的條件,豐富的農漁畜產不僅讓民眾能吃到當季、當地的食物,古坑草嶺石壁竹創森園區也因其高濃度的負離子,成為全台首座精準療癒基地。世界竹組織(WBO)近期更認證雲林縣為「世界竹地標」,這是全球首個城市獲得此殊榮,非常適合民眾來此慢遊。

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表示,慢城運動源自於義大利,南華大學花了十多年推廣這一理念,關注人與人、與環境之間的健康永續生活。本次活動包括零廢棄物的「地球市集」、慢食工作坊和國際論壇,旨在將雲林打造成台灣永續健康城市的典範,並鼓勵更多鄉鎮加入慢城推動行列。


▲校長高俊雄表示,慢城運動源自於義大利,南華大學花了十多年推廣這一理念,關注人與人、與環境之間的健康永續生活。
(圖/記者蘇榮泉攝)

雲林縣政府農業處指出,今年4月,縣府與南華大學合作成立了雲林縣國際慢食社群,旨在推動「慢旅遊」及「慢食教育」,記錄在地傳統食材及料理,並透過「地球市集」推廣雲林優質農產品,達成永續、智慧、低碳農業的發展目標。

此次國際論壇暨地球市集活動邀請了多位專家學者,包括嘉義及雲林地區的綠色永續專家,以及泰國和台灣在數位科技與文化傳統領域的教授,共同探討發展循環經濟的策略。活動特別邀請了南華大學旅遊管理系助理教授梁毅宗、滷肉飯達人張世旻及國宴老菜脯達人陳麒淵示範在地料理,吸引了眾多民眾參與,共享雲林在地農產品的美味。


▲國際論壇邀請嘉義及雲林地區實踐綠色永續慢遊的專家,以及泰國和台灣執行數位科技於文化傳統的教授群,倡議發展循環經濟策略的行動。
(圖/記者蘇榮泉攝)

今日出席活動的嘉賓有縣長張麗善、副縣長謝淑亞、縣府農業處長魏勝德、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、副校長賴淑玲、台灣慢城聯盟主席呂明忠、前台灣慢食協會理事長岳家青、古坑鄉長林慧如,以及多位來自泰國及台灣的學者和業界人士,共同參與這場盛會。

立即加入【觀傳媒】官方帳號http://lin.ee/q2kd3ut精彩新聞不漏接!

資料來源:觀傳媒

相關文章